< a href="http://www.pop800.com">在线客服
您的位置:踏浪旅游网 > 目的地
青海省,西宁 正处在:旅游旺季 想去(0) 去过(0)

攻略下载

猜您喜欢

西宁

美食
美食

对于外地人来说,西宁的风味小吃最有诱惑力,羊肉串、羊杂碎、甜醋儿、酿皮儿、麦仁饭、麻食儿、拉条子,擀面片、掠粉儿、凉面、手抓羊肉、丰蹿膀、粉汤、熬饭……一样样色香味俱佳,叫人垂涎三尺,不禁流连忘返。西宁的地方小吃独具地方特色,风味独特,大多是用当地产的原料,如各种高原动植物等,而且这些地方风味多为私人长期经营,各有其独特和秘制之方。

美食推荐地

莫家街

莫家街是一条老牌美食街,其中最有名的是马忠食府,街内有很多马忠家的小吃,味道都很不错。包括酿皮、甜醅、烤羊肉、风味砂锅等等。这是到西宁一定要来的地方,各式各样的小吃比比皆是。

交通:乘坐105路车在莫家街站下车即到。


大新美食街

大新美食街上全是排档,很有西部风味,基本都是清真的,牛羊肉为主。手抓羊肉、羊蹄、牛蹄、牛骨、手抓饭和一些面食味道都很好,吃肉是用刀割的,很有豪迈的感觉。


水井巷

水井巷是一条老牌商业街,号称“小香港”,以小吃居多,有许多烤羊肉摊,挑人多进,味道不会差。酿皮、酸奶、甜醅、羊肠面也很不错的。

交通:搭乘5路、19路、32路、34路、40路、58路车在天桥商贸城站下车,步行可至水井巷。


美食推荐

美食推荐

手抓羊肉

在城区的穆斯林老字号“沙里海”和其他几家餐厅,都能吃到这道特色菜。羊肉做法很简单,大多只有两种:黄焖和白条。后者就是所谓的手抓羊肉。没有太多的调料,全靠羊肉自身的品质抓人。这里的羊肉没有膻味,吃的时候却得配上大蒜,号称“羊肉没有蒜,味道减一半”。


酿皮儿

西宁街头巷尾处处可见卖酿皮儿的小摊,一张桌子三条凳,小橱柜里边男女摊主手持菜刀,啪啪几刀,就将厚厚的酿皮切成细条,然后抓到碗里,放上盐、醋、味精、辣椒,再抓上白玉般的面筋,油糊糊的、红辣辣的,端到顾客面前。蒸和馏是制作酿皮儿的两种主要方法。一般摊贩都二者兼营。夏季到郊外游玩,一般都要带一盆酿皮儿,因为酿皮儿冷热均宜,既可当菜,又可当饭,携带方便,吃来可口。


甜醅

将莜麦或青稞(去外皮)簸净,清水洗去杂质,入锅煮熟(表层开口),沥出凉冷,加入甜醅曲和匀,装进坛中密封,保持恒温(15℃上下),经3~5天发酵,开坛食用,醇香、清凉、甘甜,夏能清心提神,冬则壮身暖胃。


馓子

馓子是一种油炸面食。青海回族和撒拉族群众,在每年欢度传统的“古尔邦节”、“尔德节”、“圣纪节”,以及婚丧大事中,都把馓子作为待客的主要面食品。馓子是用头罗白面为原料,稍加盐和调料,搓成细条,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而成。


留香面片

西北小吃面当家,说到西宁的小吃就不能不说到面片。面片的面是很讲究的,首先是面的软硬度,其次要讲究面的形状。操作者将揉好的面切出一小块,揉揉捏捏一番,便一手持面,另一手快速将揪成的面片抛入滚开的肉汤中。面片的汤也是非常讲究的,一般都用牛羊肉汤打底,再根据口味不同,加入肉片、牛羊杂碎、香菜、辣椒等,味重汤浓。除了汤面片,炒面片也是西宁特色小吃中不可不提的。


狗浇尿

又称狗浇尿油饼。本地较流行的一种面食。用青油煎的薄饼。有只加一点酵子的“半死面”和不加酵子的“死面”两种。将小麦面和好揉匀、擀开,撒上香豆粉,浇少许青油抹匀,卷成长卷。再顺面卷方向探成螺丝状,切成小段,逐个压平微薄。在烧热的烙馍锅中倒上约半两青油,将饼放进,沿锅边浇上一圈青油,并不停转动薄饼,使其入色均匀。待饼上了火色,立即翻过来,再沿锅边浇一圈青油,并不断转动饼子,煎熟即可食用。


酸奶

这里所说的酸奶,是当地回族人民自制的酸奶,盛在小碗中,并在碗口盖上一块小玻璃,然后回族人民自己摆在街头上卖的那种。这种自制酸奶味道绝对正宗、口味绝对赛过其它品牌的酸奶。


烤羊肉

是用新鲜的羊肉,切成拇指大的薄片,串穿在铁杆子上,放到特制的长方形烤炉上用火焙烤,并不断翻动,刷抹调味液,烤到表面脆黄,肉质熟透,香味浓烈时即可食用。在西宁街头,尤其是黄昏时节,到处可见烤羊肉的个体摊贩。近年来,省、市各大宾馆、大饭店,都把烤羊肉串做为一道地方风味菜肴,专供宾客在餐桌上品尝。


奶甜酪儿

由高原上特有的青稞酿成,甘甜、清凉、醇香。如果早上吃一碗甜酪,整天都感到浑身清爽,口中留香。


麻食儿

又叫筒简麻食儿,是一种很有地方特色的面食。有的是将面拂得薄薄的,再切成小方抉,对角揪搓之后,再滚一滚,然后、把这些面下到放了各种佐料之中,和牛羊肉、土豆等蔬菜的锅里煮熟,即可食用,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儿。原来是在早上吃,现在水井巷里晚上卖的多,很受欢迎。


拉条子

接近于兰州拉面,也是一种带汤面食。将面擀好,铺开,啪啪几刀剁成一条一条的,或者一条条搓好放在盆里。待水烧开,提起一条,两手来回儿拉扯面条就成了一把细线,然后往滚水里一扔,锅盖一捂就好了。在一般城乡家庭,拉条子是待客的面食。


干板鱼

干板鱼经水泡软后,肉质柔韧,可烹制出风味别具的佳肴。市面上出售的干板蒸鱼是把泡透的干板鱼,用葱末、食盐、蒜泥、胡椒、辣椒、花椒等佐料粉末加入面粉,调为糊状,涂抹在洗净的干板鱼上蒸熟。由于干鱼软化,佐料也就渗入肉中,待蒸气弥漫、香味扑鼻时取出,连鱼肉带面块一起食用,辛辣鲜美,芳香可口。


羊肠面

羊肠面是西宁地区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。它以羊肠为主料,并伴以热汤切面共食。羊肠面汤色淡黄,肠段洁净,肥肠粉白,面条金黄葱末浮上,萝卜丁沉在碗中,肠段细脆馅软,面条悠长爽口,夏天吃凉冬日可吃热,实属实惠之小吃。


牛肉干

牛肉干不仅是招待贵宾的上品,而且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礼物。它既便于携带,又宜于长期存放,可供家宴或旅游途中食用。近年来,来青海的客人和旅游者,争购青海牛肉干,当做一种有青海乡土特色的食品,使青海牛肉干更加名声大震。


血肠

是将羊血加上一些佐料灌进羊肠里做成的,吃在嘴里有点儿沙,但味道还是挺好的。西宁人说会吃血肠的人是不会让人把血肠里的血煮成全凝固状的,要的是带半流质,能喝的血肠,这样吃起来才有味。但用于招待外地人的就只能是全凝固的了,怕外地人吃不惯那种口味。


糌粑

这是藏民的食品。但因青海大都是藏民区,因此,吃着糌粑就不奇怪了。它是以青稞磨成粉为原料,经炒熟后,以酥油为粘合剂制作而成的。藏民们发明的糌粑主要是为了携带方便,一个团儿,可以边捏边吃。


杂碎汤

西宁名吃。用新鲜干净的牛羊下水烹煮成的风味早点。屠宰后的牛、羊、蹄、内脏俗称“杂碎”、“下水”。用牛下水为原料的称“牛杂碎”,羊下水称“羊杂碎”。经营此业者多为回族。一般冬季早晨营业,味鲜、压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