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安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,是山东省发展经济承东启西的重要城市。泰安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南麓,东经116°20ˊ~117°59ˊ,北纬35°38ˊ~36°28ˊ,北依山东省会济南,南临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故里曲阜,东连瓷都淄博,西濒黄河。泰安城依山而建,山城一体,城景交融,古老的泰山与现代化的城市形成了古与新的和谐统一独具特色。泰安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旅游城市。泰安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, 五千年前这里孕育了灿烂的大汶口文化,成为华夏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
几千年来,泰安成为历代帝王封禅祭天的神山,随着帝王封禅,泰山被神化,佛道两家,文人名人纷至沓来,给泰山与泰安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。泰安也因山而得名,从古语“泰山安则四海皆安”中来,寓意“国泰民安”。泰山自然景观雄伟高大,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而被称为“五岳之首”,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缩影,而今又成为世界珍贵遗产。泰山风景名胜以泰山主峰为中心,呈放射状分布,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而成。
从祭地经帝王驻地的泰城岱庙,到封天的玉皇顶,构成长达十公里的地府--人间--天堂的一条轴线。泰安旅游以“一山(泰山)、一水(水浒)、一庙(岱庙)、一园(华夏姓氏园)”为主体。泰山“雄峙天东”,素有“山岳之父”之称,主峰海拔1545米,总面积426平方公里,前瞻孔孟故里,背依济南泰安,拥有雄、奥、幽、奇风光特色和旭日东升、晚霞夕照、碧霞神光、云海玉盘、黄河金带、天门云梯、云龙三现等十大自然奇观。泰山浓缩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,摩崖碑刻2516处,庙宇古建百余处,岱庙天贶殿与故宫太和殿、孔庙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。泰安境内还有大汶口文化遗址、齐长城遗址,诸葛亮少年好为梁父吟故地---梁父山,徂徕山、腊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众多旅游景观。
泰安地处中国南北交通要冲,矿产资源也异常丰富的,现已探明的矿藏有50余种,总储量500多亿吨。泰安是中国石膏,自然硫和花岗石的主要产地,泰山花岗石因赋有“稳如泰山”,“重于泰山”之意,北京人民大会堂,天安门广场,人民英雄纪念碑等中国著名建筑均采用泰山花岗石。泰山每年九月上旬举办的国际登山节是泰安人民的新节日。有着悠久的历史、灿烂文化的泰安,是一个正走向现代化的旅游城市,是旅游观光,休闲渡假的好地方。
气候
泰安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,年平均气温13℃,7月份气温最高,平均26.4℃,1月份最低,平均-2.6℃。年平均降水量697毫米。境内泰山海拔1532.7米,具有明显的高山气候特征。山顶气温一般比山下常年低7~8℃,年平均降水1106毫米。
气温适宜,但因受季风气候影响,年际降水变幅较大。因受地貌影响,东部降水多于西部,山区降水多于平原,总趋势是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。
年内降水分布很不匀衡,夏季降水最多,冬季最少;一年之中7月份最多,雨热同季,对农作物和林果生长发育十分有利,1月份最少。
受地形、地貌影响,垂直的变化,地域的差异,形成了一些局部小气候区。这些不同类型的小气候区,都孕育产生了许多名优特产。
地理环境
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,地处东经116°20′~117°59′、北纬35°38′~36°28′之间。北以泰山与济南市为界,南与济宁市相连,西隔黄河与聊城市相望,东与莱芜市、临沂市相邻。东西长176.6公里,南北宽约93.5公里,面积7762平方公里,占全省面积的6.2%。其中,泰山区337平方公里,岱岳区1750平方公里,新泰市1933平方公里,肥城市1277平方公里,宁阳县1125平方公里,东平县1340平方公里。
泰安市地属鲁中山区的一部分,整个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。境内有山地、丘陵、平原、洼地、湖泊等地貌类型。山地集中分布在境域北部和东部,占全市面积的18.3%,其中,泰山雄踞境内北部,其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,相对高度1400米,为山东省第一高峰。丘陵主要分布在新泰市西南部、宁阳县东部、岱岳区西北部、肥城盆地边缘及东平县北部,占全市面积的41.1%,海拔在120~400米之间。平原主要分布在山麓及河流沿岸,占全市面积的?29.6?%,海拔在60~120米之间,其中,山东省著名四大山麓平原之一的泰(安)莱(芜)肥(城)宁(阳)平原,大部分在泰安市境内。洼地主要分布在东平县“三湖”(老湖、新湖、稻屯洼)周围,占全市面积的11%,海拔在38~60米之间。湖泊集中在东平县,“三湖”水面6.35万公顷(含市外部分),其中东平湖系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,为古梁山水泊遗存水域。
气候
泰安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,四季分明,寒暑适宜,光温同步,雨热同季。春季干燥多风,夏季炎热多雨,秋季晴和气爽,冬季寒冷少雪。受地形、地貌影响,垂直的变化,地域的差异,形成了一些局部小气候区。
泰山山顶年平均气温仅有5.2℃,而年降水量达1163.8毫米;徂徕山前、柴汶河畔的高温小区,年均气温14℃以上,比全市平均高出三、四百度,达到了亚热带标准。这些不同类型的小气候区,孕育产生了许多名优特产。
最佳旅游时间
4-11月是最好的季节。
泰山最佳旅游时间是夏季,登山观日出的黄金季节是每年的5月。
泰山风景名胜区
泰安是华夏民族文明的发祥地,早在50万年前就有了人类的生存、繁衍,5万年前的新泰人,已跨入智人阶段;5000多年前这里孕育了灿烂的大汶口文化,成为华夏民族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 由于古人对太阳和大山的崇拜,自尧舜至秦汉,直至明清,延绵几千年,泰山成为历代帝王封禅祭天的神山。随着帝王封禅,泰山被神化,佛道两家、文人名士纷至沓来,给泰山与泰安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。泰山风景名胜以“国山”——泰山主峰为中心,呈放射状分布,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而成。
国家森林公园
徂徕山,又称龙徕山,驮来山,是泰山的姊妹山。位于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。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,横亘连绵29公里,总面积250平方公里。其主峰太平顶,海拔1027米,相对高度800多米,与泰山玉皇顶的直线距离为30公里。位于泰山东南20公里,新泰城西40公里处,总面积250平方公里,大小峰峦97座,游览景点100余处。徂徕山山势雄伟,幽深绵延,俨然如岱宗之屏障。徂徕山古迹众多。今存寺庙3处,碑碣54块,摩崖刻石113处,古树名木千余株。《诗经》、《史记》对此山有多处记载,历史名人多有题咏,民间传说更是数不胜数。吴王阖闾、孔子、汉武帝、汉光武帝、李白曾亲自登临,司马迁也曾到达此处,汶河沿岸是春秋时鲁国人才辈出之处。山上有吴王驻跸的中军帐,有西汉赤眉军起义的根据地天胜寨,有北齐时的映佛崖摩崖刻石,有唐代大诗人李白与山东名士孔巢父等6人隐居处,有宋代理学家石介墓,徂徕书院,有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遗址等,历史文物古迹丰富。
莲花山风景
莲花山东西锦延15公里,南北兼跨新泰、莱芜两市,大小山脉十余条,主峰海拔994米。景区面积17平方公里,山顶以水为界,南麓属新泰,北麓为莱芜。有公交车直达,交通十分便利。莲花山因汉武帝访仙到此,在山顶建“迎仙宫”,故又称宫山。有三十六山头,七十二深谷之称。主要山头有新甫山、万丈崖、鸡鸣山、天竺峰、香炉山、莲花尖。因群山拱围莲花,尖状如莲花,所以叫莲花山。
东平湖风景
东平湖位于泰安市东平县境内,南临古中都汶上,东平湖风景区总面积626平方公里,常年水面124.3平方公里,平均水深2.5米,蓄水总量40亿立方米。东平湖古时称蓼儿洼、大野泽、巨野泽、梁山泊、安山湖,到清朝咸丰年间才定名称为东平湖,她是《水浒传》中八百里水泊唯一遗存水域,1985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,同时也是山东省推出的水浒旅游线路中的重要景区。东平湖风景区,三面环山,景色优美,素有“小洞庭”之称。沿湖文物古迹遍布。湖东岸是水浒英雄头领宋江攻打东平府城驻地,有后汉东平国宪王刘苍及其后代墓葬地,有称为东平古八景之一的“黄石悬崖”。西岸有中国古代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故道,有水浒英雄晁盖等好汉初聚地司里山,有国家森林公园腊山,有明朝万历七年修建的寺院“月岩寺”。北岸有唐朝大将程咬金的“程公祠”,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“楚霸王”墓地,有风景秀丽的铧山景点,有北齐名僧安道一书写的洪顶山摩崖刻经。湖东南方有宋朝时东平郡太守刘敞修建的乐郊池亭遗址。